浏览量:2117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4-03 16:01:36
3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的报道(以下简称“报道”)。广东共青团迅速组织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基会等对报道认真开展学习研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时转发报道,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团干部、乡村支教志愿者、希望工程受助学子展开宣传,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希望工程的良好氛围。
希望学子:
怀感恩之心,将爱传承
来自梅州的希望学子曾彩琳与广东希望工程结缘已有十年。2012年,曾彩琳来到广州参加南粤会亲活动,与资助自己的爱心人士宋美衡见面会亲并游览广州,自此在心中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她勤奋学习,顽强奋斗,在2021年成功考上大学,并获得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
2012年,曾彩琳与宋美衡在南粤会亲活动见面
彩琳说:“看完《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这篇文章,深受感动。冬梅姐姐的描述就像一张张胶片浮现在脑海,与“希望工程”的相遇;跟习叔叔的书信往来;习叔叔的温暖与关爱给冬梅播下了希望与感恩的种子;冬梅姐姐回馈社会的经历,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希望学子学习。就如冬梅姐姐所说“没有习叔叔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习叔叔在我心中播下了希望、奋斗、感恩的种子,教会了我踏实成长、自立自强,教会了我关爱他人、回馈社会。”我们都是幸运的小孩,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可以遇到“希望工程”,遇到善良的社会人士,遇到“你们”。我们也希望永远怀着感恩的心,将爱的接力棒传承下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2021年,曾彩琳与资助自己的爱心人士宋美衡在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再次见面,点击图片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为乡村学生播种希望的种子
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粤东、西、北11地市1223名乡教志愿者通过主题班会、语文阅读、课后辅导等多种多样的方式组织希望学子和乡村学生学习。在乡教志愿者的讲述下,乡村学子了解到希望工程如何资助困境学生“圆梦”,也了解到捐助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
支教志愿者组织乡村学生学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项目负责人时华表示:“不间断的十二年,从小学四年级直至大学毕业,八次看望、五次回信,这些事迹生动诠释了希望工程慈善公益事业的丰富内涵,帮助濒临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这也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工作的重视和殷殷期望。作为一名希望工程和公益行业从业者,五年间数百次到偏远乡村探访支教老师,这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学习,在慈善公益道路上不落下一个受助对象,搭建起乡村孩子和外面世界的桥梁,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爱,眼中有爱,心里有力量,再像冬梅一样反哺社会。慈善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人民群众实践的带动左右更是巨大的,汇沙成塔,让我们每个人关心身边人、身边事,真正汇聚起实现人人公益、慈善共享共治的磅礴力量。”
各级团组织:
以更有力举措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习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希望学子林冬梅的故事,在各级团组织、希望工程工作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团江门市委书记林沛华表示:“在读完报道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希望学子的关心关怀,对希望工程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令我备受感动,也备感激励鞭策。多年来,总书记通过写信、资助等实际行动关怀和支持希望工程发展,特别是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更是对希望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希望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江门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困难青少年群体,围绕“青春情暖”“江门会亲”“福彩夏令营”等帮扶项目品牌,筹集物资资助困难学生近2万人次,为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特色培训课程超过780场。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江门共青团将紧密围绕党的领导,切实增强推进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把握实施希望工程的初心使命,聚焦助学育人,提高公益效能,以更有力举措让江门青少年感受到党的关心关怀,不断浓厚全社会关注支持希望工程的良好氛围,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第十一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江门会亲活动(恩平分场)
团湛江市委书记谭凌表示:“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困难青少年,关心关怀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凝聚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家庭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厚爱,对希望工程工作的高度关注与认可,这让我们共青团组织备受鼓舞、倍加振奋。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增强推进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把握实施希望工程的初心使命,以更有力举措推进希望工程事业发展,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化为做好新时代湛江青少年工作特别是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和推进“两帮两促”行动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团云浮市委书记李冠周表示:“习总书记对青少年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关心关怀青少年健康发展,对希望工程工作的高度关注与认可,这让我们共青团组织备受鼓舞、倍加振奋。云浮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希望工程办指导和带领下,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资助云浮市各类困境青少年870多名、帮扶金额超1000万元,特别是去年在全省率先建设“信息管理运营平台”,深入开展“云扶·益起来”青少年儿童守护公益行动,迅速筹集善款131万。接下来,云浮共青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30周年的寄语精神,围绕打造“云扶·益起来”公益平台新名片,做实做深“希望工程”品牌活动,带动更多云浮人投身公益大潮,努力让云浮成为最有爱的城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团河源市委青发部部长刘飞翔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希望工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现的社会价值充分肯定,作为一名青年团干,也是一名希望工程工作者,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一直以来,河源共青团都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努力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新时代的河源希望工程,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30周年的寄语精神为指引,聚焦乡村青少年现实需求,持续构建“河源有爱”助学圆梦体系,深化乡村青少年“两帮两促”行动,努力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开拓新时代河源希望工程新局面。”
团吴川市委书记陈俊宇表示:“林冬梅在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下,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并走上了党政工作岗位,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是一个成功资助贫困学子的典范。多年来,团吴川市委一直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希望工程结对帮扶活动,每年组织吴川市社会志愿服务队、爱心企业家帮扶全市困难儿童,并成功打造了“扶志助飞”、“慧爱助飞”品牌项目等吴川特色结对帮扶活动,每年资助200多名困难学子;同时,积极申报广东省青基会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为各乡镇学校申请支教教师,申建希望足球场、篮球场、希望家园、幸福厨房、图书室等。下一步,团吴川市委将继续深化希望工程这个品牌项目,帮助吴川市更多困难儿童安心、快乐地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
各级青基会:
接好新时代希望工程的接力棒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积极组织学习并结合青基会工作与青少年需求,积极谋划新时代希望工程新发展。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凌远庆表示:“习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对希望学子的深切关怀、对希望工程事业的高度重视,令人倍感温暖、备受激励!为接好新时代希望工程的接力棒,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充分发挥好现有资源力量,更加聚焦“希望工程”等青少年公益品牌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公益”新模式,不断扩大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参与度,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朱镭舟表示:“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希望学子林东梅的故事令人备受感动。一直以来,党中央发扬重视青年、关爱青年、信任青年的优良传统,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的培养和未来。每年我们接收到受助青少年的大量感谢信,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在获得帮助后的积极乐观态度。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以及立志通过求学改变命运,回报社会的决心。”
广东青基会:
继续做好希望工程这项崇高事业
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召开专题学习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习总书记连续十二年资助希望学子林冬梅的故事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关心关怀和对希望工程事业的支持,令希望工程工作者备感振奋鼓舞、备受激励鞭策。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服务宗旨,不断拓展创新广东希望工程公益服务领域,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开展持续帮扶,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阳平表示:“习总书记资助林冬梅的故事体现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他连续十二年资助希望学子林冬梅,八次看望、五次回信,体现出对困境青少年的殷切关心,更体现出希望工程是一项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事业,也让我们坚定了为党做好希望工程事业的信心。作为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者,应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持续跟进服务,深度挖掘广大青少年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创新探索,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基层团组织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公益事业,进一步讲好广东希望工程故事,让更多人参与希望工程这项崇高的事业,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广东实施希望工程三十年来,始终坚持“助学育人,共创希望”的价值追求,推动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不断拓宽公益服务领域。截至目前,累计收入逾13.67亿元,支出超12.17亿元;资助困难学子超22万名,资助金额逾2.4亿元;累计招募支教志愿者超4000名,在广东省内12个地市的450所乡村学校提供支教服务;累计建设幸福厨房464间,整合资金1633万元;建设运动场76个,包括62个希望篮球场和14个希望足球场,援建金额950万元;建设2000多个希望书库、三辰影库和希望网校,资助金额超400万元;为超过1000例青少年个人及家庭提供重大疾病救助,开通了“粤省事”等求助渠道。
新时代广东希望工程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重要寄语精神为根本遵循,更加广泛地汇集各方智慧、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新时代希望工程转型升级,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